我们始终“战”在一起——疫情防控时期重症医学科篇
2022-03-21 09:58医院超级管理员
“快,15床患者血氧太低了!”,“8床患者血压下降,测不到了!”,“6床患者心脏停跳,立即心肺复苏!”......
在医院的重症医学科(ICU),随时都可以看到医护人员抢救患者的身影……医生熟练地为危重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穿刺;护士们忙碌地导尿、吸痰、翻身以及配合各项抢救……
重症医学科是医务人员与死神正面交锋的战场。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紧绷一根弦,全体待命,时刻准备冲锋上一线。当接到医院通知急需抽调医护人员出去支援的通知时,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纷纷踊跃报名,科室克服人员紧缺、各项工作任务繁重等困难,先后派出3名护士前往兰州新区参与核酸采集任务,1名医生2名护士参与救治白银市定点医院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任务。刘二娟、郝小琴、何贵贵在兰州新区。李振臣、张大伟,张子龙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留下来坚守的,依旧穿梭于病房中,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并记录病情,工作全面有序开展着。他们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着每一个徘徊在死亡边缘的脆弱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本轮疫情发生前,重症医学科就已经持续超负荷运转,疫情爆发后,部分骨干力量驰援支援一线,科室内的患者数量却丝毫没有减少,并且很多都是急危重症,人员的抽调,让坚守的医护人员工作量骤增。即使如此,科主任和护士长还是严格把控着科室的工作运转。让疫情下的重症医学科虽然每天超负荷工作,但工作却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收治新患者、查房、全院会诊、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穿刺、调整呼吸机参数。翻身、吸痰、动脉采血、CRRT、血液灌流、输血、物理降温、各种导管护理……大家耐心、细致、专注地做好每项工作,以确保重症患者的积极救治。
科主任张银军说:“我们是前线战士的坚强后盾,坚守岗位、救治生命,就是为医院做贡献,为国家做贡献。”护士长王君彦从疫情开始就一天没休息,跟着大家一起战斗......
累、苦、还要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是危重症医学科在疫情下的真实写照,因为他们要时刻保障医院危重患者的安全。他们身穿洗手衣,头戴手术帽,时刻守护在病人床头,随时奔波在抢救病人的路上。他们在危重与特护互相交织的“舞台‘,一个汗水与泪水不断流淌的“战场”,一个离死神那么远又那么近的地方,打着一场又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如果说支援一线的是逆风而行的英雄,那么这些ICU的留守者也是英雄,他们是无名英雄。因为少有人知道他们,他们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他们在人员减少时紧急补位,毫无怨言;特殊情况时,白班夜班连轴转从不说“不”;他们每个人都乐观又上进,正直又善良......
疫情期间为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科室虽取消探视制度,但由于ICU均为危重症患者,病情进展瞬息万变,禁止探视对于时刻关注病情的家人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如何解决家属这一“急、难、愁”问题?针对家属不能探视的问题,护士长组织医护人员创新沟通模式,通过手机拍摄图片、打电话、微信视频、建立微信家属群的方式,完美的解决了不能探视引起的家属与患者的隔绝问题,将病房内外家属与患者的心连在了一起,让家属的爱与关怀不间断。疫情以来,在病区护士长的带领下,一切护理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高标准,严要求,抓细节,看实效,切实做到无监督下的高质量优质护理,让患者舒适,让家属放心。经过全科人员的努力,重症医学科疫情以来从未发生一例因为不能探视而产生的投诉、纠纷等不良事件。患者做检查家属不能进入医院,医护人员就替代家人全程陪护,顶多一名家属陪伴就能轻松搞定。
管床医师详细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探视制度,取得理解和支持,并在医患充分的信任下让患者家属加入患者家属微信群,家属可以线上咨询病情或微信视频探视。各种暖心、贴心之举,既保障了病人和家属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又重新连接起因禁止探视而隔断的亲情联络,“既安全又有温度”,受到患者和家属一致好评。
一方面科室积极应对疫情,常规诊疗,令一方面还不忘今年的学习计划,抽时间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水平,按时按计划完成了培训任务。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疫情阻击战中,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无论前方还是后方,都众志成城,恪尽职守,把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作为初心使命,继续落实医院各项管理要求,以“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气概和责任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岗位,以满腔热忱勇挑支援和救治危重患者的重担,发挥重症作用贡献重症力量。用坚守和行动诠释“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担当。
2022年3月19日下午五点多进入重症医学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病区,忙忙碌碌,专注而认真的身影,有喂饭的,床旁治疗的,帮助翻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