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讯事件 避免血液浪费
2015-07-21 08:40
美国血库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AABB) 全国血液采集与利用调查报告表明,2011年全美医院每天消耗约41,000个单位的血液[1]。美国急救研究所(ECRI) 患者安全部(PSO)发现,很多血液或血液制品从血库出库后并没有得到恰当的保存,导致其报废。其中有些是因为保存血液的温度过高而使其不能再使用;另外一些是因为血液的申领与病人输血前准备两个过程之间协调不一致,导致输血延迟;还有就是一次性的从血库取回过多血液,如果未能妥善保存,那么剩余的会被浪费掉。
血液浪费(和季节性的血液短缺)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Heitmiller等的调查表明,某医院通过减少血液制品的浪费,在四年里节约了800,000美元[2]。
因此,在非紧急情况下,即使临床一次预约了多个单位的血液或者血液制品,也尽可能1个单位1个单位地从血库发出,尽量缩短从血液出库到输入病人体内之间的时间。
如果需要大量的血液(例如“大量输血方案”), 血液应该放置在经校验的控温冷藏装置里保存。AABB发布了关于血液保存的指南,医院应该不断地学习该指南并将其纳入医院管理制度之中,合理地保存(包括长期和短期)、准备和利用每份血制品[3]。
医院领导人应该组建一个专门的小组, 成员包括部门领导、血库代表、医生、麻醉科、血液科、护理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目的是为了统计院内血液浪费的数据[4],主动地审查血液发放程序,按需厘清和优化用血申请程序,对员工做防止血液浪费的培训。
【造成血液浪费的主要原因】
-
管理不善:缺乏明确的制度,执行不力
-
团队协调不够:存在沟通障碍
-
运营环境有待改进:积极寻找问题解决措施
-
工作流程:护理协调流程过于复杂
【主要建议】
1.制定非紧急、小剂量的输血方案。即使在已申请大量血液或血液制品的情况下,尽可能一次只发放在规定时间内可输注完成的血量,剩余的应该保存在血库中直到病人需要为止。另外,应保证在申领到血液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开始给患者输注。
2.制定紧急、大剂量输血方案,要求使用经校验的控温冷藏装置来防止血液浪费。
3.保证多学科血液浪费管理小组能定期收到关于血液浪费以及相关费用的报告,估量其与组织目标的差距。专家组的数据及建议应该上报领导审核通过。
4.衡量在血液申领程序中,人员配置是否得当,防止潜在威胁。
5. 分析血液储存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积极地寻找防范策略,并将分析结果上报组织及相关领导。
6.对比现有血库管理制度和组织政策与AABB标准之间的差异[3]。
【要点】
若已申领大量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应保证尚未使用的血液都妥善保存在适宜的、控温的环境(最好还是血库保存为最佳)直到需要用它们为止。如果申领科室不能保存的话, 应立刻送回血库保存。[注:此处与国内法规有冲突,中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28条规定: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但这存在延误输血或血库供应不足的风险,因为在需要输血的时候血库有可能不能及时提供。尽可能1个单位1个单位地发放血液,尽量缩短在血库以外地点存储血液的时间。审查医院血液审领、使用以及浪费的情况,观察用血申请过程中人员配置是否得当,寻找改进措施。
Karen Zimmer医疗主任认为:因为血液及血液制品的保存期限非常短暂,所以血液从出库到输入病人体内的时间必须越短越好。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在病区内存储过程中发生问题的情况,时常可在血液储存事件报告中看到,但是关于这方面的文献报道却少之又少。因此,美国急救研究患者安全部建议医院审查各自的血液申领程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尽量缩短血液自出库到输入病人体内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