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该怎么做

2024-07-10 10:12社会事业部

世界患者安全日是全球公共卫生日之一。2019年,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患者安全全球行动”,将每年的9月17日定为世界患者安全日,其目标是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加强全球理解,并努力实现全球团结,由成员国采取行动,保障患者安全,减少患者伤害。

今年9月17日是第五届世界患者安全日,本次活动的主题为“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旨在使患者参与自身的护理,确保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患者安全。为什么要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该如何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权威专家。
患者更了解自己的病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执行院长、医疗质量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平认为,患者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医疗管理的核心。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可避免的伤害是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患者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并逐渐被全社会所重视和关注。‘不伤害’是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医疗过程中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而患者是安全的第一受益者,也应该为自己的安全担负起责任。患者的参与对提升患者安全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王平说,第一届世界患者安全日的主题是“人人参与患者安全”,今年的主题是“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已经是全球的共识。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肖明朝看来,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是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一种体现。知情权和参与权是患者的基本权利,需要被充分尊重。患者是疾病的主体,没有人比患者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病情的进展,患者对治疗过程的观察也最为仔细,对于用药、手术等治疗后的变化和反应最清楚。
“比如,医生查房时会询问患者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身体有什么变化等问题,有的患者可能会因为没有留意或者不知如何表述而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这对治疗是不利的。”肖明朝说,这不利于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因此,他常会鼓励患者做好自己的治疗笔记,记录每天的治疗项目、服用药物情况及身体的反应和变化,在第二天查房时拿给医生看,方便医生尽快了解治疗进展。
肖明朝说,个性化治疗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的表现很可能不一样,再加上每个患者的心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都不一样,只有患者参与进来,医患充分沟通,医生才能为其提供更适合的治疗方案,保障医疗安全。
肖明朝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让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手段。
帮助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2021—2030年全球患者安全行动计划》明确了患者安全的四方行动伙伴:政府、医疗机构、利益相关者(药械厂商、媒体等)、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有责任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我国一直积极参与世界患者安全联盟的各项工作,中国医院协会从2006年起迄今已经发布了8版患者安全目标,其中均有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相关条目。
王平列举了目前在医疗机构内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举措:就诊之前实名制挂号,提示就诊前患者需要准备既往就诊过程及检查结果等资料;患者就诊或入院后,用开放式提问,请患者主动提供信息,进行核对,避免听力、口音、紧张等因素影响核对结果;手术前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定;请患者进入手术室前主动摘取假牙;在转接过程中,请患者参与身份识别,主动提供用药信息或配合信息核对;在特殊环境(如有放射性设备区域)设置明显标识,并张贴环境要求,如严禁佩戴金属物品等;入院教育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和护士;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安全的意见和建议……
王平说,患者也是医疗行为的监督者。比如,当医生为前一名患者查体后没有洗手,就为下一名患者查体,此时患者应该指出来,这就是在保障自身安全。患者应该积极参与自身安全的管理,比如手术之前,医生会告知禁食禁水的注意事项,患者应该主动配合,如果吃了东西,必须主动跟医生报告,保障手术安全。
肖明朝认为,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充分告知,告诉他们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的每一个步骤,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决策。而患者也该为自己的安全发声,比如,主动告知手术医生手术部位、药物过敏史等,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
近日,上海一名患者汤先生遵“医嘱”每6小时吃12粒头孢,两次共吃了24粒头孢,后紧急进了急诊科。这次不良事件是医生把“1~2粒”误写成“12粒”导致,药房工作人员也没有提出异议。“抛开医方责任,如果患者具备基本的医学常识,就会发现剂量的问题,向医务人员提出自己的疑问。”肖明朝说,“这样的事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当患者有疑问时,应该主动提问,积极参与治疗。而医生也应该鼓励患者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将安全风险尽可能降低。”
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在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工作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还可以做些什么?
肖明朝说,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倡导熟悉患者病情的人陪同就医,这样不仅可以更清楚全面地向医生描述患者的病情,也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加贴心和舒适的陪护,提升医疗安全系数。医疗机构可以建立一种分享机制,比如患友会,鼓励患者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避免他人受到安全威胁。医疗机构应该为患者提供一些安全教育的工具,比如教学材料等,让患者充分了解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可以邀请患者加入医院的一些组织,让他们了解医疗机构是如何运转的,请他们根据自身体验对医院的安全工作提出改进建议。此外,还可以开通一些渠道,如建立网站等,方便患者反映问题,报告不良事件,鼓励他们对医疗行为进行监督,推动医疗安全工作不断完善。
“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及时纠正患者从非正规渠道获得的一些错误知识,始终保持良好的沟通,让患者有问题时可以及时得到帮助。”肖明朝说,保障患者安全,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
王平表示,患者安全是一种文化,需要持续不断地宣传弘扬,提高全社会对患者安全的认识,尤其是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要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健康的氛围,传播健康知识,帮助更多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医疗机构要率先传播患者安全文化,夯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基石,进一步完善医疗不良事件上报体系,保证不良事件能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建立非惩罚的追责体系,对于因系统因素造成的不良事件,要表扬和鼓励报告者,管理部门要统计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类别,持续不断地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要通过加强培训、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把医疗服务链条中患者可以参加的环节,用制度、流程固化下来。鼓励患者协助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
“患者安全出了问题,患者是第一受害者,医务人员是第二受害者。这类事件很可能成为笼罩在医务人员心中的阴影,让他们感到内疚、焦虑,甚至因此离开岗位。”王平说,鼓励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对医患双方都是一种保护。
链接
2002年,在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个议案——《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呼吁各成员国要高度重视患者安全。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提出了“全球患者安全挑战、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规范用语、患者安全研究、减少医疗风险的解决方案、改善患者安全的报告与学习系统”六大优先解决项目,正式启动了“患者参与患者安全”项目。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所有成员国(包括中国)均加入了该联盟。
2005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次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研讨会,来自20个国家24名患者参加了会议,随后成立了“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工作网”,并于2006年发布了《伦敦宣言》。宣言强调,患者与医务工作者结为伙伴,共同努力,防止本可避免的伤害。
2021年,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2021—2030年全球患者安全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提出,动员患者、家属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制定患者安全政策、计划、战略、方案、指南,提高卫生保健服务的安全性。
内容来源:中国卫生杂志社公众号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互联网医院
医院微信服务号
白银同馨医养院
产后康养中心
医学美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