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斌斌:关于对信息化本质认知的四个要点
2022-05-11 10:36信息科
信息化是指将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工作中广泛应用,以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人的智能潜力及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组织运行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理解信息化这个概念,需要关注四个关键词。
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让个人行为、组织决策、组织运营实现高效、优质。
因而,在数字化时代,当我们面临日新月异、眼花缭乱的信息技术进步,要有定力。要不要引入信息化,在哪个时机引入,在哪个板块作为切入点引入,首先要思考,引入信息化是否能够为组织的“高效”和“优质”带来短期或者长期的价值,因为信息化也有成本,需要消耗组织大量的经济资源和精力资源。
信息化功能价值的实现路径,依赖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个人、团队、组织在工作中执行、决策、运行效率和质量不高,部分是因为,信息传递不顺畅、低效带来了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存储、处理的低效。换句话说,信息化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组织的问题,如果不是这两个原因带来的,信息化的价值并不大。
同时,“信息是权利”,因为信息储存、处理的低下模式,会给节点上的个人和组织带来利益,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他们会因为利益的丧失成为反对者。
在马伯庸的小说《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大明税收、行政治理、社会治理基础的黄册(包含人口和田产等信息),它的设计、填写、整理、传递、储存、修订、核验等工作消耗了巨大的资源,又滋生了巨大的利益以及博弈。
信息技术的作用是赋能,让“潜力”发挥出来,让人和物的功能更强大。
自动化是为人和物的体力赋能,让人成为大力士;信息化则是为人的脑力赋能,在物和软件的帮助下,成为“千里眼”、“顺风耳”,这样,考虑问题时就能想的更全面,决策更科学、更高效。
赋能还意味着,如果人和物本身没有这些功能,信息化也不能实现。使用者,永远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主体。
“化”的意思是“演化”,在某个方向上持续“变化”。
这意味着信息化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演化的过程中,信息化的功能会持续的高效、优质。
一方面,这依赖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需要我们根据功能价值不断将新技术融入进来。另一方面,信息化赋能的主体——人的业务素养和信息化素养也需要不断提升。
人的素养改变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怎么办?双向并行,一是做好科普,加强宣教,会起到一定作用;二是因地制宜,灵活应用,接受当下的局限性,砥砺前行,担起当下的使命。
韩斌斌,研究员,正高级会计师,享受国务院、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CHIMA常委,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河南省首批会计领军人才,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生校外导师,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主编《医院成本管理》,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