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家长曾是纠纷头,该怎么办?

2016-12-24 10:24

   

记得有天下午,一对年轻夫妇匆忙赶到安徽省某医院儿科门诊,将已惊厥半天且在外院救治无效的7岁女儿交给正在出门诊的王德志主任医师。王医生全神贯注地阅读完患儿家长带来的原始病历,又仔细给患儿做了各项检查,然后他不经意间一回头,觉得患儿的父亲有些眼熟。仔细一打量,他才发现原来这就是他们科近期发生的一起医患矛盾的“纠纷头”!

 

王德志不禁锁紧了眉头。患儿的疾病非常罕见,曾被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如果此时他建议将患儿转到外地大医院就诊,也不违背规定,但患儿已经处于休克状态,亟待应急处置。两难中,王德志果断决定,将患儿收治入院,入住儿科重症病房。

 

考虑到患儿家长的“特殊身份”,病区接诊医生请来了医务科的负责人,并在其见证下,和患儿父亲进行了入院后的第一次病情沟通。交流过程非常顺利,家属对患儿入院后采取的一切治疗举措都表示认可。但正如参加交流的医护人员预料的一样,患儿家长用手机录下了整个交流过程。

 

患儿的病情的确很重,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在医护人员的密切关注下,数小时后仍不见好转。病区护理单元当即决定当晚开3个班次,每班次选派一名护理人员守候在患儿床前,进行24小时生命特护;病区治疗组组长坐镇指挥,全程关注患儿病情的进展。而一旁的患儿家长密切关注着医护人员的每一项操作,用手机将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全程摄像,并对心电监护仪显示屏上的数据和波形进行照相……

 

第二天晚上11时许,患儿的病情再次出现反复。一度平稳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均不同程度下滑,只有体温在逐渐上升……值班的医护人员见此态势,又一次将患儿家长请到医生办公室进行沟通。鉴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不可预料性,医生建议患儿转院或转科。但无论值班医生及院总值班如何说明、沟通和解释,患儿家长依然决定将自己的孩子留在这里治疗,并表示他们非常清楚女儿所患疾病的进展,只希望医护人员为生命不长的女儿做尽心的治疗。

 

患儿的生命力还是非常顽强的。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患儿的生命体征再次趋于平稳。4天后,治疗组的医生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准备给长期禁食的患儿置一根鼻饲管,以满足补给营养的需要。可患儿长期不能进食,加之身体非常虚弱,置管的过程会有一定的风险性。置管还是不置?儿科医生的意见也不统一。儿科主任王德志再次召开科室会议进行讨论,最后多数医生主张冒险操作,以获取最佳治疗效果。置管后,孩子获得了更多的营养支持,病情趋于好转。

 

由于患儿所患疾病的主要症状是血压不稳,多巴胺成为主要用药。但多巴胺用多了会有副作用,这点患儿的父亲非常明白。一天查房时,几位医生仔细审看血压记录后,商量着要停用多巴胺。一旁的患儿父亲听完便上前提醒医生,多巴胺快速停药可能会出现生命危象。面对这个“精通”医学的患儿父亲,医生还是根据病情做出了停用多巴胺的医嘱。当然,停用多巴胺后患儿没有出现异常。

 

在众多积极治疗措施的作用下,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医生的建议,患儿家长近日为患儿办理了出院手续。出院时,病区医生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了孩子出院后的护理常识,再三叮嘱如有不适一定要及早就医。“挑剔”的患儿家长亲历了整个治疗过程,亲眼目睹了医务人员全力救治的情况,也深受感动。患儿的母亲主动走到护士站,向医护人员一一道别。

 

事后,王德志感慨地说:“我们是医生,救治病人始终是第一位的。只要我们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医疗常规做好每一项医疗活动,事前和患方认真沟通,这样即便有意外发生,我们也不会后悔,患方也应该会理解。当医生,就要有这个担当!”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互联网医院
医院微信服务号
白银同馨医养院
产后康养中心
医学美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