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基本常识

2016-03-11 21:19

   发热是疾病的外在表现,是疾病症状,不是疾病本身。退热不是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只是缓解发热症状。
宝宝体温的高低并不预示着宝宝病情的轻重,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因为宝宝体温比较高就慌了手脚,其实有时宝宝的病情并没有那么重。但对于高热或体温反复升降或并发其他症状时,不宜服退热药,应带宝宝看医生,获得正确诊断和治疗。

1. 发现宝宝发热怎么办?
·   先把体温确定下来;
·   发热不能“捂”汗;
·   用手摸是不准确的,必须使用体温计,准确反映宝宝体温到底有多高,
·    如果测量部位有汗,要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再测体温;
·    宝宝体温受某些因素影响,测量最好在宝宝安静状态下进行,吃饭、喝奶、哭闹、出汗、室内温度高、穿盖较厚等都影响体温读数;
·    一次测量只提示当下的体温,宝宝发热时要勤测量;
·     记录下来宝宝体温变化,以及吃药情况,以便就诊时向医生提供。
·    不一定要吃退热药。宝宝发热一定要吃退热药吗?当然不是的,要看宝宝体温有多高。如宝宝体温低于38.5℃时,可以只使用物理降温。
2. 引起发热的常见疾病
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很多系统疾病都可引起发热。引起婴幼儿发热最常见的疾病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如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急性胃肠炎、秋季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幼儿急疹、风疹、水痘、猩红热等出疹性热病。所以,婴幼儿发热常需要看医生,寻找发热的原因,对引起发热的疾病进行鉴别。
3. 如何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
宝宝发热,一定不要忘了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并不比药物降温作用小。
·   降低室内温度。通常情况下,比较适宜的室内温度是24℃,当宝宝发热时,室内温度可调低到18-22℃。夏天的室内温度调至28℃以下。
·    要少给宝宝穿衣,更不能用棉被包起来。只穿一件薄的内衣,夏天只穿一个小布兜,不让宝宝腹部光着就可以了。通常情况下,宝宝发热了,妈妈总是怕宝宝受凉,不但不减衣服,还添加衣服,这样宝宝的体温不但不降,反而会更高。
·   要尽量喂宝宝水喝,多喝水,多排尿,有利于降温。如果宝宝不肯喝水,可用滴管往宝宝嘴角边一滴一滴滴入宝宝口中。一定要频繁饮水,稍微增加食盐摄入量,不能用饮料代替白水。
·   给宝宝洗温水浴,水温与宝宝体温差不多,或比宝宝体温低0.5-1℃,每次时间不要长,把宝宝放到温水中两三分钟就可以了,从浴盆中抱出宝宝,用干爽的浴巾把宝宝包裹起来,擦干头部。也可以用温水擦身。温水降温可反复多次使用。
·   使用一贴凉。使用一贴凉降温也是物理降温的方法之一,在药店或母婴用品店中可以买到。可把一贴凉贴在宝宝的前额、颈部两侧、腋下、大腿腹股沟等部位,降温效果可维持4-6小时。
4. 如何给宝宝进行药物降温
a. 正确理解退热药
发热是一种防御机制,但高热可损害机体,引起并发症,如高热惊厥。所以宝宝发热须积极处理,除用物理法降温外,还应使用退热药。
但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不能解除病因。高热或持续发热不退,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因此使用退热药的同时,还应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连续3天仍不退热,就应看医生。
b. 需要服用退热药的情况
·   采取物理降温没有任何作用时;
·   体温呈现上升趋势,刚刚还是38.5℃,几分钟后测量已经超过38.5℃了,这时尽管体温还在38.5℃以下,也应该给宝宝喂退热药了,只是应按照说明书上的量减半服用。
c. 给宝宝选择退热药
     比较安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类(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栓(含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对乙酰氨基酚)、小美林(布洛芬)等。有出血倾向的宝宝,如经常发生鼻出血的宝宝,不宜选择阿司匹林。
·    退热栓。当宝宝高热时,使用退热栓有很好的退热效果。使用退热栓时,要注意放置方法。把外包装去掉,宝宝取侧卧位,暴露肛门,缓缓推入退热栓,直至全部进入肛门。
d. 重视退热药的副作用
   目前临床应用的退烧药主要有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它们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  对乙酰氨基酚。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过量应用此药会引起肝脏损害。
·  布洛芬。该药也是较为安全的药物,但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
·  激素退热不可取。激素配合退热药使用,可以使体温很快下降,作用时间可达1-2天。如果是单纯的感冒,也许就此好了,但会减低宝宝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药
e. 使用退热药应注意
·   没有最好的。退热药的作用都差不多,没有最好的。
·   打针并非是退热最快的。与口服退热药起效时间差不太多,能口服的就不要打针。
·    喂药困难可选肛门用药。呕吐或服药哭闹喂药难的,选择肛门用药,起效很快,也没有痛苦。
·    发热才需服用。有的父母怕宝宝发热,提前给服退热药,以便预防发热,这是不对的。当婴儿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婴儿出汗过多,丢失过多电解质,造成低体温,失盐失水,可出现虚脱,甚至休克。
·     服用退热药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当体温降至正常或较前下降,应4小时后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婴儿发热,不要等到婴儿再次出现高热才服用退热药,避免出现高热惊厥。
·     服用退热药时,药物剂量可灵活掌握,中度发热按说明书推荐剂量,高热或超高热时可适当增加剂量,中度以下发热可减少剂量。
5. 降温或服药后的护理
a. 体温监测
    物理降温或吃退热药后,体温降下来并不意味着治好了疾病,也不意味着宝宝的体温不会再升上来了,还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一旦发现体温复升,应再次采取降温措施。
·  定时测量体温,最好每小时测量一次。
·  采取了物理降温措施,在实施物理降温后立即测量体温,了解物理降温效果。
·   如果服用退热药,在服药20分钟后测量体温是否有所下降。
    如果宝宝有热惊史(因发热而发生的惊厥),要密切监测体温,把体温控制在曾经发生热惊时的体温以下。
b. 家居护理
·    补充水分。宝宝发热,父母知道该多给宝宝喝水,可让父母犯愁的是宝宝不愿意喝水。怎么办?一点一点喂。会拿水杯的,直接让宝宝喝。可以适当加点宝宝喜欢的食物。宝宝睡觉时,用滴管滴。
·    降低室内温度。宝宝发热不怕受凉,只要没有对流风就行。
·     吃易消化食物。发热时,宝宝消化能力下降,要给宝宝吃易消化食物,宝宝短期发热时,暂时先不要考虑营养问题。
·                                 多睡觉。宝宝发热生病,体力下降,多睡觉是保证宝宝体力的方法。
6. 外出发热怎么办
·   立即打电话给医生,最好是熟悉宝宝的医生。
·   立即测量体温(体温计为旅游必带物品),记下体温度数。
·   有条件时,把宝宝放在温水中,洗5-10分钟温水澡,水温应比宝宝体温低1℃。
·   在宝宝额部贴上退热贴;
·   饮白开水,如果你的宝宝不喝白开水,可以在水中添加宝宝爱喝的东西,如橘子汁,但应尽量少添。
·   根据体温度数服用退热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果你暂时找不到医生,宝宝体温不能得到控制,就根据药物说明书上所写的剂量服用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量,这是比较安全的用量。
·    在进行上述处理时,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联系就近的医生或医院,以备需要时能够随时看到医生。
7. 预防高热惊厥
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一种紧急症状。幼儿发生高热惊厥的概率,要比婴儿和学龄前儿童高。
a. 惊厥常见的原因
·   高热。常见于6月龄以后的婴儿,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体温骤升达到39-40℃。惊厥停止后,神志恢复正常,不遗留脑部损害。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除体温急骤升高外,多数在惊厥发生前后有昏睡、嗜睡、谵妄或昏迷等症状。各种脑炎、脑膜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都会引发惊厥。
·   非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惊厥发作前后体温不高。
·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原发性癫痫、各种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农药或杀虫剂中毒、植物或食物中毒)、脑外伤等,均可引发惊厥。
·    营养素缺乏。营养素缺乏,会造成婴儿手足搐搦症,从而引发惊厥。
b. 预防宝宝高热惊厥
当宝宝体温达到38.5℃时,要采取积极的降温措施,首先是物理降温,如果物理降温无效,需要药物降温。
当宝宝体温超过39℃时,要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药物降温。
宝宝发热时,千万不要给宝宝加衣服,更不能用被子捂,或提高室内温度。这是导致宝宝发生高热惊厥最常见的原因。
采用降温措施后,宝宝体温下降了,这时父母可不要放松对宝宝体温的监测,一定要每小时,甚至每半小时测量体温一次,一旦发现宝宝体温有升高趋势,要重复上述降温措施。
通常情况下,宝宝在发热24小时之内最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当宝宝发热超过24小时后,就不太容易发生高热惊厥了,除非宝宝体温特别高。所以,及时发现宝宝发热是很重要的。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互联网医院
医院微信服务号
白银同馨医养院
产后康养中心
医学美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