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风采 最新动态

【走近名医】徐养平——甘肃省“陇原人才”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3-06-29 15:09医院超级管理员

名医风采

徐养平

三级主任医师

急诊科主任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专业学科带头人

甘肃省“陇原人才”

甘肃省优秀医师

甘肃省技术标兵

甘肃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

甘肃省急诊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会委员

甘肃省院前急救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白银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白银市创伤中心质量控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白银市创伤救治专科联盟主席

擅长领域

从事急诊医学专业20余年,全面并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急诊、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经验丰富,擅长于急、危、重病人的院前及院内救治。

生命卫士徐养平:谁都死不起

叮咚......听到微信提醒,徐养平马上打开手机,一眼就看到创伤群里,执勤交警发来一条车祸救治消息。

他放下手中的活,马上打车去科室,并联系跟车大夫,了解患者伤势和具体情况,迅速通知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和骨科。10分钟内,相关科室主任已经全部集合在急诊科等候患者。患者进急诊大厅时伤势特别严重,生命危在旦夕。所有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立刻完善相关检查,患者半小时之内进了手术室。各位主任分工协作齐上阵,同时为患者进行受伤多部位的手术救治,直到患者手术结束住进ICU,一周后脱离危险。

一个生死未卜的人,在急诊科“一站式”的救治下奇迹般活了,这就是徐养平团队的急诊科速度。近年来,急诊科严格遵守院前救治理念,积极落实多学科联合救治模式,从曾经的病人找医生,到今天的医生等病人,始终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急诊创伤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大幅下降。他们时刻和死神赛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急诊医生的神圣使命。

“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医生等病人的高效救治模式”

无论在电视里,还是现实中,很多人都曾见过这样的场景:急诊科送进来一个命悬一线的患者,从这个科室推到那个科室,还没检查完人就宣布死亡了。

这就是曾经的传统急诊救治模式,急诊科是急危重病人救治的第一站,是首诊科室,抢救病人是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科室的协同和快速联动,时间就是生命,病情严重的患者,如果按照常规的就诊流程,往往会错失救命的黄金时间段。现在不一样了,“一站式”服务,开通急救绿色通道,专科服务主动前移至急诊科,实现了患者在急诊科,就可以完成所有重要检查和救治的环节,先活下来,再治疗,打通了患者急救的最后一公里。

有一天,县区送上来一位车祸患者,送来时患者的胃肠都被挤压进了胸腔,呼吸困难,再加上合并大量的失血,生命体征极不平稳,随时都有呼吸心跳停止的可能。大家都觉得这位患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但“一站式服务”的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各相关科室主任齐聚急诊科,在抢救室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制定手术方案,和患者家属沟通交待病情后,医护人员把患者从抢救室直接送进手术室,胸外科、普外科、骨科、介入医学科及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立刻为患者进行手术,最后这位患者完全康复。

徐养平感叹,以前没有创伤中心的时候,这位患者被救活的几率特别小,自从有了这个急诊急救大平台后,救活了太多人。这个大平台以五大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为支柱,让所有的急危重患者受益,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徐养平始终强调,急诊的原则永远是先救命、后治病,以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为主,以细节上的诊断和治疗为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先开枪,后瞄准”。在急诊科,很多急、危、重患者生命是以分秒计算,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便成为科室的工作常态,这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是挑战也是考验。急诊科就诊病种多、范围广,这就要求急诊科医生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快速的反应力和果断的决策力。知识结构中不仅要了解各个科室相关领域疾病临床表现,还需要掌握多项应急处置的操作技术,反应要快,治疗要准。

2021年5月,市一院急诊科接到紧急救援中心指派信息,告知在铜城商厦附近公交车内有一摔伤老人需前往救治,急诊科院前急救组立即出诊,迅速到达公交车现场,从公交车上接回摔伤的老年患者。由于没有家属陪同,科室便为病人开启急诊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各项检查治疗优先。急诊科医护人员全程陪同护送患者检查治疗,急诊救治病情稳定后为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医护人员送患者到专科住院治疗。“6月1日下午,患者家属带着诚挚的谢意送来锦旗,特别感谢急诊科医护人员负责敬业的工作作风。锦旗的赠与,是患者及其家属对我们医护工作的最大认可,也是对我科员工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的鼓舞,”徐养平说,“以病人为中心,命比天大”这是一个不变的宗旨,他们一直致力于努力提高抢救能力和救治效果,不断改善医疗水平,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精心救治每一个病人。

近年来,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白银地区率先开通了“脑卒中、急性心梗、中毒、创伤急救绿色通道”, 2017年5月医院通过了国家级“脑卒中中心”评审认证;2019年4月标准版“胸痛中心”通过认证,2021年5月“甘肃省Ⅰ级创伤中心”通过认证。急诊开展了 “快速检测”业务,患者不出急诊,在抢救室床旁就能完成相关化验检查;还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这些首先为卒中、胸痛和创伤患者搭建了急诊快速救治平台。对所有符合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入科后均由医护人员全程陪护,在规定的最短时间段内完成相关检查、诊断和治疗。形成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专科单元救治 ”无缝链接的一整套体系,这样可以在最短的“黄金时间段”内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地救治,降低了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科室还承担着甘肃中医药大学急诊教研室的教学任务,也是本地区全科医师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基地。

“命比天大”,救活一个患者,就是挽救好几个家庭

命比天大,在抢救病人这件事上,必须争分夺秒,每一个患者身后,都是好几个家庭,谁都死不起”,近30年的急诊职业生涯,培养了徐养平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急诊工作的恪尽职守。

谈及对急诊科工作的感受,徐养平思考良久,意味深长地说出一个词:坚守

简单的两个字,却是用徐养平沉甸甸的青春年华铸造的。“医院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的前沿阵地,他们每天都要和病魔搏斗,为保卫患者的生命健康而战。急诊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压力重,为了保障生命通道畅通无阻,急诊科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懈怠,他们是医院当之无愧的‘特种兵’。这些年,我几乎没有休过假,尤其到了急诊科以后,院前急救、急诊门诊、急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区、门急诊输液室、急诊病房······每天不停巡回在各个岗位之间。哪怕休息日,我还是放心不下,每天必须早晚各来一趟科里,看看情况,如果有重点病人一天三四趟”,徐养平在说这些话时,充满责任心的眼神,如同一个外出的孩子始终记挂着回家一样。

“作为一个急诊科医生,永远是先救命,再看病。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对急救知识掌握地熟练精准,面对紧急情况,马上以救命为第一准则”,徐养平说,他第一次感受到急诊的重要性,是一位心梗老人。老人正在公园锻炼,自己觉得胸痛就抓紧来医院,刚进来就心跳停了。他马上跑过去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就地除颤,几分钟后老人奇迹般地坐起来了,他惊喜地实践了急诊科的“起死回生”传说。救死扶伤,是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于徐养平而言,“救死”和“扶伤”这两件事,他觉得都是急诊人做的平常事,尽力了便问心无愧。

2019年,急诊科被送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是一名五十多岁的男性,被外地的120送来医院。患者是一个单身人士,老家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和哥哥嫂子,哥嫂也不管他。患者因脑外伤在外地医院已治疗半年多,被送来时已经是植物人状态。他通过医院救治后住在了急诊科,日常生活无人照料,也没人缴费。这种情况下,被根植了“生命至上”理念的徐养平决定想办法救治患者。他倡导科室医护人员轮班照顾,自己以身作则,但是白天医护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在院领导的安排下他请了一个护工,负责白天患者的吃喝拉撒,晚上由值班医护人员轮班照顾,喂饭、喂水、擦屎接尿、擦身体,他们整整精心照料了96天。但患者最后还是去世了,他又帮忙处理了后事,让患者体面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讲述这位患者时,徐养平一直强调生命的平等和尊严,他把对生命的敬畏落实在了每一位患者身上。

都说患难见真情,在遇到重大事件时,从来都是考验一个人最关键的时刻。有一段时期,徐养平和他的急诊科团队既要全力救治常规危重急诊患者,保持五大中心急救绿色通道畅通,还承担着转运确诊病人、支援发热门诊和支援兰州等外地抗疫的艰巨任务。他们通宵达旦的工作,为医院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防疫堤坝,急诊科真正成为了与疫情短兵相刃的“前线阵地”。科室全体人员 24小时身着防护服,为人民群众守卫着第一道防线,大家都主动报名投入前沿阵地,无怨无悔。更让人感动的是,所有人都踊跃报名驰援疫区,在“请战书”上坚定地按上了自己的红手印,先后有4名护士投身病房进行了2到4个月的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我们急诊科医生,个个比我的医术精湛”

一个优秀的科室主任,不是只把自己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而是和团队一起成为一片茂密茁壮的森林。2014年成为急诊科主任后,徐养平不忘初心,始终把学科建设,培养和团结团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可以很有底气地说,我们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就是很优秀,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现在没有我,他们完全可以拿下所有工作,甚至干的比我还好” 。

徐养平只要谈到自己的团队,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最让他感动的,是有一阵子,门诊每天接诊三四百人,忙的不可开交,好多医护人员自己也高烧不退,没有一个人来和他请假,所有的人都相互照顾,相互协调,共同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如此优秀的一支团队,徐养平的培养秘诀是两个字:“狠”和“爱”。“狠”是在工作方面,因为急诊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是医院的第一服务救命窗口,所以分毫不敢马虎,他在专业技术上严格要求,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在这件事上,徐养平坚持原则,从不得过且过。

徐养平对团队的“爱”也是从不吝啬。

从专业技术的指导培养,到医患矛盾的处理担当,他对团队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带年轻医生,我一直都是手把手去教,病情严重的患者,我会和他们一起操作,给他们讲解要点。在学习方面,我坚持双向培训,从临床到急诊,再从急诊到临床,两种学习方式紧密配合,让他们不仅拓宽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术业有专攻”,徐养平将学习也设置成了一个培训闭环,让团队医生既可以见识足够多的病症,也可以在临床熟悉治疗知识,更好的服务于急诊。

在排班中,徐养平充分考虑老、中、青的结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增强传、帮、带的效果。他要求每一名员工制定个人愿景和学习计划,和科室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出科室发展计划,依据德、能、勤、绩制定绩效分配方案,充分调动了员工学习、工作的主动性和极性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他积极和省内外知名三甲医院联系,让科室人员分批次、分梯队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科室积极参加省级、市级和院级急救技能比赛,获得多项奖励,达到了以比促学,以赛促精的效果,使科室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徐养平说:“医护人员不容易,每天面临的都是各种不健康,甚至生命垂危的患者,压力很大,如果再遇到事没有一个人为他们担当反而去责备,他们肯定无法认真工作。在利益方面,我也从来一碗水端平,不偏袒任何一个人,唠叨吓唬是认真的,狠批评,少加压,也就是高举起,轻轻放下,甚至为了鼓励他们,我自己的利益可以让出来。”

一个成功的集体没有失败者,徐养平急诊科团队就是。2018年,2021年急诊科被甘肃省卫健委相继授予了“甘肃省优秀医师团体”等荣誉称号。

我是一名医生,并且是急诊科医生,我的使命就是,用我生命的每一分钟,争取患者生命的每一分钟,敬畏每一个生命,拼尽全力让他们可以在我们这里,得到重生”。在白银市,徐养平和他的急诊科,俨然已是急救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们以生命为信仰,以奉献为指令,为170万白银人打造了一支保卫生命的钢铁舰队。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互联网医院
医院微信服务号
白银同馨医养院
产后康养中心
医学美容中心